我的港大博士申请之路
-
学生档案
S同学
北京大学 社会学系
录取大学
香港大学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4-year) in Sociology
标化准备
我来自北大社会学系,最终选择入读香港大学的社会学博士项目。对于我这种走学术线路的文科类博士申请,很多人都会觉着充满了高冷范。而我的申请可谓高冷加刺激,因为我只申请了港大一所学校。
我的雅思成绩是大二开始考的,前后经历了三次。还是充满了艰辛的。我觉着考雅思的难度可能未必只是题目本身,而是备考的节奏问题。因为备考语言考试,往往是专业课最密集的时候,假期偶尔有闲暇,也要被科研项目占据。所以雅思的备考很容易被打乱,而影响分数提升的节奏。
我的经验是复习计划不要做的太满,而是化整为零,每一个阶段只专供一部分内容,不要给自己设定的任务太满,反而完不成影响节奏。另外,建议还是要早准备。我的建议是大二开始就要准备语言考试,并最好在大四开始前结束。套磁科研
对于博士申请,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点非套磁莫属了。有很多人觉着套磁是申请前开始即可,我觉着太晚了。那个时候得到导师回复的几率太低了,建立跟导师进行接触的机会也微乎其微,只能是听天由命。
我建议是越早越好,至少要早于做研究项目。首先,应该尽早熟悉申请相关领域的大牛老师,以及他们关系密切的海外老师。其次,最好是所做的研究项目与意向导师有要一定的关系,至少也得是同一个方向吧。
最好的情况是,拿到意向导师的暑期科研项目。那就真的成功一半了。剩下就是自己好好表现了。当然,这种情况可遇而不可求,所以退而求其次的做法就是:曲线救国。
我参加的是本校院系教授的课题,而这位教授与目标导师为同领域研究人士,所以彼此认识且有一定的熟悉度。由于我大三的调研表现获得了本校教授的承认,所以最后邮件目标导师的时候,能见度就高很多啦。
当然,这也要取决于自己要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专业能力,而不是仅仅依仗于所谓“策略”。
当然,科研项目的目的不仅仅是拉近与目标导师的距离这么简单。也是能够获得很多收获的一个经历。拿到推荐信算一个收获。但是具体收获是一方面明确自己的兴趣方向,有更多的实践感,而且有助于个人陈述的写作;另外一方面,这中经验极大帮助了我在本专业研究问题的能力,也掌握了一些方法。
所以,关于套磁,我的经验是留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而不是临近申请时狂发邮件。
申请经历
SS是我的学术导师,耶鲁大学社会学博士,而且是耶鲁大东亚研究硕士,当之无愧的大牛。专业程度自不必说,有一个细节给我印象非常深刻,一次SS虽然感冒,还是一大早就和我视频,询问我的申请进展。而且有时候我很久没联系导师,SS还会邮件询问,非常专业的态度。导师对于社会学专业的理解和一些院校的信息,是在其他渠道所无法获得的。
另外Shea是牛津的大牛,是我的文笔导师,也非常的专业,虽然我的申请项目很少,但是他们都用非常严谨的态度和超高的工作质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非常感谢再来人团队的帮助。我觉着,做为留学的咨询主要要有针对性和专业度,同专业名校经历的导师以及native speaker,这种过来人的辅导无疑是最具有针对性,而且最适合的。
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用于商业目的,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