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尔本大学的Prof. Alan March
-
教授是墨尔本大学建筑、规划与建造学院的城市规划教授。他主要从事城市规划和灾害风险管理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特别关注森林大火等自然灾害。March教授曾在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获得城市与区域规划学士学位,后赴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深造并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后在墨尔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拥有丰富的规划实践经验,曾在西澳大利亚州、英国、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的私营和政府部门工作,参与过海岸保护、棕地再开发、城市更新等诸多项目。
研究领域
教授在城市规划和灾害风险减少方面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特别是与灌木火灾管理相关的研究。他关注于城市设计原则如何调整以降低灾害风险,以及城市规划如何寻找新方法来空间化城市管理,特别是在气候变化和城市韧性构建方面。此外,March教授还研究规划系统如何在环境变化时成功管理变迁与转型。
研究分析
Planning and Bushfire Risk in a Changing Climate, Planning Practice & Research, 2020.
该文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澳大利亚森林大火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提出规划系统需要综合考虑减灾、准备、响应、恢复等多个方面,在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上采取更灵活的适应性策略。
Integrating bushfire risk reduction and statutory mechanisms in South Australia, Planning Perspectives, 2020.
这项研究考察了南澳州将森林大火风险管理纳入法定规划机制的实践和经验教训。研究发现,虽然州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规划措施,但在实施中仍面临诸多难点,需要进一步完善。
Barriers and enablers to long-term planning for natural hazard mitig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esilience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 2019
通过深度访谈,作者分析了澳大利亚长期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规划面临的障碍和推动因素,包括政策优先级、资源约束、社区参与等。研究提出应当采用多管齐下、因地制宜的综合方法。
Advancing values-based approaches to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 2017
本文探讨了如何将社区价值观纳入气候变化适应性规划。通过案例分析,作者提出在适应规划过程中应引入包容性参与机制,重视地方知识和多元价值观,提高决策合法性。
Informed adaptation, Journal of Plann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 2017
这项研究考察了规划师在气候适应实践中如何使用信息和知识。基于问卷调查,作者发现规划师主要依赖个人经验、业界指南等非正式渠道获取信息,建议加强正式的知识培训和共享机制。
Sharing responsibility for risk management, 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15
本文分析了自然灾害风险治理中的责任分担问题。基于维州和昆州的案例,作者指出有效的风险治理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主体协调配合,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和问责制度。
项目分析
Integrating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in Built Environments, 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ARC)资助项目,2020-2024
该项目旨在促进建成环境领域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措施的系统整合,研发相关的规划设计导则和决策支持工具,并在墨尔本等城市开展案例实证研究。
Integrated Urban Planning for Natural Hazard Mitigation, 布什菲尔德合作研究中心资助项目,2017-2021
该项目开发了一套综合的城市规划方法来应对自然灾害风险,重点关注土地利用管控、建筑设计、基础设施韧性提升等方面,在多个灾害高风险社区开展试点应用。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Suitability Indices of Human Settlement Fire Vulnerability Project, 墨尔本可持续社会研究院(MSSI)资助项目,2011-2014
该项目评估了维多利亚州人类聚居地的森林大火脆弱性,开发了一套火灾适宜性指标体系,用于指导脆弱性评估和适应性规划,为州政府和地方议会提供了决策参考。
研究想法
灾害风险治理中的社区参与机制创新
教授在论文中多次提到社区参与和包容性治理的重要性。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发展更有效的社区参与途径和方法,提升灾害风险治理的民主化水平。比如借鉴共同缔造(co-creation)理念设计社区减灾项目,嵌入参与式预案制定机制,开发体现社区需求的风险沟通工具等。这一思路契合规划学科"沟通转向"的演进趋势,有望丰富灾害治理的理论视角和实践路径。
面向复合型灾害情景的韧性规划方法
随着全球变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剧,许多地区面临复合型、串联式灾害风险的挑战。比如森林大火、洪水、热浪等灾害在时空上的交织影响,可能对城市系统造成连锁冲击。March教授主要关注单一灾种视角下的脆弱性评估和适应性规划,未来可以拓展至多灾种情景,系统考虑不同灾害间的关联机制,开发情景构建、冲击模拟、脆弱性诊断、适应策略优选等技术方法,从而提升城市应对复合灾害的韧性水平。
数字化时代的智慧减灾规划支持系统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智慧减灾已成为学界和业界的热点话题。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减灾规划范式和工具有待升级创新。比如整合多源异构数据建立灾害风险全周期动态分析模型,嵌入机器学习算法优化风险分区与管控方案,开发面向公众和管理者的风险交互可视化系统等。这一议题有望促进规划、管理、信息三大学科的跨界融合,为提升减灾规划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科学性提供新思路。
土地利用规划与灾害保险的衔接机制
减灾规划与灾害保险是管理自然灾害风险的两大政策工具,但目前二者在空间尺度、权益界定、信息共享等方面尚未实现有效衔接。未来研究可以探索如何通过土地利用规划这一空间治理手段,为灾害保险的费率厘定、承保区划、理赔管理等提供依据,并反过来让保险机制为规划方案的成本收益核算、公平性评估等提供参考。这一议题有望为完善灾害风险分担机制、平衡效率与公平目标提供新的政策整合思路。
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跨区域减灾规划协作
气候变化正在改变许多灾害事件的强度、频率、范围等特征,由此带来的风险外溢性、关联性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传统的行政区划内减灾规划模式受到挑战,亟需构建跨行政区边界的区域协同治理机制。比如在流域、都市圈等地理单元尺度上,建立上下游、城乡统筹的减灾规划平台,制定跨区域风险分担政策,统筹配置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等。这一议题切合区域协调、空间治理等规划前沿,对于完善灾害风险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申请建议
1、夯实灾害风险管理基本理论。March教授关注灾害治理的理论框架与实践应用,申请者需对灾害风险管理领域的基础概念(如危险性、脆弱性、暴露度、韧性等)、理论模型(如压力-释放模型、可持续生计框架等)、分析方法(如参与式评估、情景推演等)有扎实的理解和独立见解。可以重点阅读教授近年发表的理论综述性论文,把握其研究范式演进脉络。
2、加强规划学学科背景学习。虽然March教授目前任职于地理系,但其教育背景为城市规划,研究视角也体现了规划学"公共政策"和"空间治理"取向,与纯地理学有所区别。申请者应加强规划理论方法的学习,尤其是战略规划、协作规划、沟通规划等范式,体现出对规划学科价值立场、操作逻辑的深刻理解。可以选修规划原理、规划设计等课程,参与相关研讨活动。
3、凸显定量分析技能储备。March教授擅长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刻画灾害过程、诊断风险格局,申请者应对统计分析、GIS空间分析等技能有较好驾驭。在申请材料中可以重点展示定量分析项目经历,突出数据处理、建模分析、可视化表达的技能水平。如能在研究设想中融入一些新兴技术方法(如大数据分析、参数化设计、元胞自动机模拟等),亮点会更加突出。
4、展示跨学科思辨融合能力。灾害风险管理是一个高度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自然、工程、社会、管理等多重视角。March教授的研究也体现出地理、社会、管理学科的交叉融合趋势。申请者应树立开放包容的学术视野,在申请材料中力图展现跨学科知识整合与问题剖析能力,提出一些跨学科交叉的研究设想,彰显独特的学术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