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Ph.D.申请常见问题汇总
-
- 我是否适合做学术?
大三的时候,我对未来感到非常迷茫,不知道未来该走哪条道路,害怕毕业即失业,虽然对学术感兴趣,但又疑心自己做不好学问,后来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才逐渐确定方向。如果有读者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希望以下几点能帮到你:
(1)看看身边优秀的学者是否是你想活成的样子。上大学时,我有机会接触一些教授,他们对自己专业领域的热情、理想和贡献,以及在社会事业方面的诸多实践,让我心生敬佩。我很敬重这些醉心学术、潜心钻研的学者,希望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做学术也相对纯粹一些,没有商场上那种勾心斗角,时间安排的自主性也比较强,虽然可能是007模式,但时间相对灵活,可以掌握自己的工作节奏。另外,做学术涉及科研、教育、出版、实践等多方面,对我这种有选择困难症的人来说非常友好,也让生活更加充实。如一些老师所言,“做你喜欢做的事,还有人给你发工资”,这是很幸福的事。
当然,学术圈不乏一些抱怨,比如青年教师的工作压力、学术内卷等等,毕竟每个职业都有利有弊,这要看你对这些利弊的在乎程度,对学术的热爱所激发的正能量能否让你抵抗这些问题所带来的负能量。此外,反向激励也是一种影响人生道路的方式,当你对一些学术乱象看不惯的时候,你是否愿意投身于此去改变不良风气,立志成为学术圈的清流,所谓“我行我上”?
(2)想想他人对你的肯定,增强自信。他人的意见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在选择人生方向这种问题上,我建议大家多重视他人对你的鼓励,用优势视角看待自己。我大一大二成绩很烂,像统计、社会学理论这样的专业课成绩倒数,正儿八经的调研比赛就没立项成功过,更没机会保研,大三的时候我非常灰心,觉得自己不配做学术,但是有位老师跟我说“我觉得你很适合做学术,因为你能坐得住冷板凳”,老师的这句话极大地鼓舞了我,原来还可以这样看问题图片。在之后的学习中,我的朋友、导师都曾鼓励过我,认可和支持我所选择的道路,我十分感激,他们都是我的贵人。希望大家也都遇到这样的贵人。
(3)成绩差不代表没天赋,不应该成为放弃梦想的理由。一般来说,选择做学术的都是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他们优异的学习成绩和研究成果是他们学术能力的证明,也是他们申请更好项目的优势。那学习成绩一般甚至是比较差的人呢?
如前面所说,我大一大二混得很差,那时候的我并不敢光明正大地说自己想做学术,因为听起来像“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我觉得自己应该没有做学问的天赋,也许换条路就好了,不是说“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自己擅长的路”吗?但是后来我想清楚,我不应该以“没有天赋”这种烂借口劝退自己,我的成绩差只是我遇到困难的表现而已,我应该想办法解决困难,提升成绩,而不是逃避。统计和理论没弄明白就想办法去弄明白,研究计划写得烂就想办法写好它。如果我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决心和毅力,无论我退到哪条路都不会有所成就。在这个想法的支撑下,我开始想办法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这种“我做到了”的喜悦是巨大的。
之前与一位大三的师妹聊天,她恰好也有类似的困境,对未来感到迷茫,我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些人在面临的艰难抉择,所以我考虑了很久,决定把这段“丢人”的经历讲出来。申明一下,这个不是鸡汤。鸡汤是不顾实际情况只打鸡血,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但是我自己的实践经历告诉我这些想法是有帮助的,一是让我从盲目自卑中走出来,把时间和精力专注于解决问题,二是这个信念让我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更加坚定,在很多重大选择面前,知道怎样选择才是适合自己的,不会轻易在人生的迷宫中迷失自我。我希望那些和曾经的我一样感到迷茫的同学不要气馁,探索自我是一个正常的人生阶段。
另外,我也无意讲一个关于“逆袭”的故事,虽然我当时成绩差,但学校仍然有很好的资源,老师们也愿意帮助学生,我充其量只能算“浪子回头”,那些在比较差的条件下还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的同学才是真正的“逆袭”。希望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利用好身边的资源,也希望学术圈有更多真正的逆袭故事。
(4)做学术不比其他职业高尚,也不比任何职业低贱。虽然做学术门槛比较高,一般要求博士学历,学术研究也有其神圣性,但学术研究并不比其他工作高尚,学者也不比其他群体高明,每个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职业都是值得尊敬的,每个行业也都有非常厉害的人才。做学问更要摒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我最近看《觉醒年代》深受触动,真正的学者是关心社会问题、尊重人民的力量、虚心向他人学习的人,社会学研究者更应该扎根社会,有平等待人的意识。我希望以后在遇到一些考验的时候,可以证明自己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做学术是我贡献社会的方式而不是追求个人利益的垫脚石。
同时,在这个贫富分化的社会中,有时学者们也会轻贱自己,虽然自己有很高的学历,但收入可能比不上很多企业高管,还在为子女教育、住房等问题烦忧,青椒也不过是个打工人。有位老师曾经问我对此事的看法,我认为我们做社会学研究的人在这种贫富分化的社会中更应该看到自己的主体性,利用自己的研究揭示社会不平等产生的机制,推动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这是我们的特长和责任。
【小结】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做学术,有“两看两不要”:一看自己的兴趣和志向,二看自己的潜力和优势;不要被困难打倒,不要太功利。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在哪里读博比较好?国内和国外读博的区别?
虽然这篇推送主要讲国外社会学博士项目申请,但这不意味着国内的社会学博士项目不好。我当时申请国外社会学项目的主要原因是保研无望,考研风险大,申请国外的项目起码在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可以多申几个,比较保险。我觉得没必要刻意强调国内国外之分,重点还是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我认识的很多国内的社会学博士师兄师姐都很厉害,一点也不逊色于美国的博士生,他们在国内也找到不错的教职,我们要有文化自信,警惕所谓的“鄙视链”意识。
下面这个表比较了国内和国外读博的一些特点,个人阅历有限,仅供参考。
-
从声誉好的学校毕业的学生有竞争优势,从排名相对靠后的学校毕业的学生找工作相对弱势。进声誉好的学校竞争激烈。
-
学校声誉不是个人竞争力的唯一要素,打铁还需自身硬,成为好的研究者需要付出心血,面临比较大的压力。
国内优点
-
国内局势相对稳定。
-
研究中国社会问题比较方便,紧跟中国的发展趋势和当下的社会问题。
-
国内社会学发展迅速,优秀学者越来越多,很多领域都在崛起,学术交流活动也越来越频繁,而且中国社会学有自己的特色。
-
无较大经济压力。
-
生活方便,不用担心文化适应问题。
-
有些国外的学校已经开始在国内开分店或者与国内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大家也可以考虑申请这一类学校,中西结合,比如上海纽约大学社会学博士项目。
国外优点1. 体验多元文化,开阔眼界。
-
锻炼英语表达,参加国外学术会议,发表外文期刊,适应内卷。
-
社会学发展历史相对久远,学术环境和氛围相对浓厚,学术生态相对成熟,比如学术会议规模、小型研讨会和研究报告的频率、调查数据收集对研究的支持、期刊数量和质量等等。
-
排名靠前的学校声誉好,学术资源多。很多同学就是冲着学校的名号去的。
-
扩大就业范围,不限于大陆地区的教职和学术岗。
国内缺点
-
缺少跨文化交流机会。
-
英文发表训练不强。
-
国内教育资源相对稀缺和分布不均,好学校的社会学博士项目录取名额有限。
-
有些议题敏感,研究难出成果。
国外缺点
-
风险社会,局势动荡,比如去年新冠疫情大量学生无法出国,熬夜上网课,而困在国外的学生自求多福。还可能面临种族主义迫害、枪击案等问题,比如最近一名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被枪杀。
-
国外很多学术研究的焦点与国内的不一致,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导师。
-
读研自费花费高,如果是全奖博士则不用太过担心。
-
可能生活不便,比如缺少美味的中餐,想念家乡的美食。
建议
争取出国交换、交流的机会,关注国外期刊,了解国外学术环境和动向。
尽量选择比较安全的城市和学校。
这里放一个《2020年国内社会学考博分析》,大家可以看一看国内读博的情况。前面介绍国内社会学考博的宏观信息,比较有参考性,后面是考博培训班广告,可忽略:https://www.sohu.com/a/338639776_6839503.怎样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领域?
(1)人们界定自己的研究领域可以让自己深耕这个领域,在这个领域做出更有代表性的贡献。这类似于机会成本,一开始我们在某个领域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后面可能就会投入更多。研究领域不一定固定不变,可能会变化、拓展,关键是找到感兴趣的研究问题。有些学者甚至可以开创新的研究领域。
(2)研究兴趣相对广泛且多变,使命是相对稳定的动力。使命感的产生可能与个人经历和社会需要有关。有时候你的个人经历让你意识到某些社会问题的严峻性,你想推动这个问题的解决,那么你可能就会更专注于这一领域,比如有些人见证和经历过性别不平等,她们专注于性别研究领域;有些人关注中国的生育问题,于是投身人口研究;有些人接触过劳动问题,于是致力于研究劳动关系……这里运用到你的社会学想象力,将个人经历与社会背景相结合。
(3)有时候你的大脑会告诉你这是不是你的领域。我在旁听系里的环境社会学工作坊时,感到非常无聊,昏昏欲睡,但是在参加医疗社会学研讨会的时候就很有精神,思维活跃。
(4)选择某个研究领域不代表限制自己对其他领域的学习。多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没有坏处,一是有助于自己的研究,思路开阔,有所启发;二是以后做老师指导一个班的学生,可以帮到他们,毕竟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不一定是自己领域的问题。(5)有时候不要因为一门课否定一个领域。我们了解一个领域可能是通过一门与这个领域相关的课程,比如劳动社会学、人口社会学、社区研究等,但这门课精彩与否与老师的上课技巧有关,有些领域是很棒的领域,但让老师讲得有点无聊。
(6)可以对照中国社会学年会、美国社会学年会等机构的具体领域/section看看自己对什么领域感兴趣。
- 怎么选学校?怎么选导师?
这两个问题可能出现在两个时间段,一个是大家选择申请的目标学校的时候,一个是大家拿到很多offer进行比较的时候。
第一阶段--选择申请的目标学校
(1)按区域选择。主要申请区域大致可以划分为北美、欧洲、澳洲、新加坡、港台、大陆这几大战区。每个区域有自己的申请特色,比如北美要求GRE,一般会有全奖,一般不用写research proposal,英国澳洲等不用GRE,但奖学金的机会很少,要写研究计划等等。大家可以根据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奖学金机会、考核特点等自主选择。
(2)排名是一个参考,但不是唯一。出国申请,大家一般会看一下排名,比如QS,Times,USNews,软科等等。但建议大家不要太重视排名,因为排名会掩盖很多内容,比如学校的特色领域、培养理念、研究资金、人际关系、研究机会等等,这些具体的内容反而是直接影响大家学习体验的重要因素,大家在选校时可以重点考察这些方面,比如去系网、rate my professor等网站了解研究生课程、培养方案、资助、faculty&research等相关信息,也可以直接写邮件与该校的研究生和老师沟通。
(3)Ph.D.申请,match很重要。有些申请者不是实力不行,只是与系里老师的研究方向不匹配而被筛掉。最好这个系在你想研究的领域比较突出,有好几个(至少2-3个)这个方向的老师可以指导你。这种match可以体现为,你在自己的研究中重点引用过这个老师的理论或研究,或者你读过这个老师的论文,相信这个老师可以很好地指导你未来的研究。如果你不确定你和老师究竟是否匹配,可以申请前(大概9月份)给老师发邮件询问老师带你的意愿,附上你的简历和对未来研究的想法,看看老师的回复。我个人的经历说明match真的很重要。我第一次申请Ph.D.项目的时候,对国外社会学研究知之甚少,申请了9所,然后“全拒得”,其中一个学校有一个跟我比较match的老师,他们给了我一个MA的offer。然后我在美国读研期间,调整了研究领域,重点申请健康研究方向,筛选了10所在这个领域比较突出的学校,还特地在申请前联系了各位导师,10个老师全部回复了,都非常友好,回复的内容甚至还有些感人,只有一位老师回复因为疫情影响暂停招生,但还是祝愿我能申到理想学校。所以我最后申了9所,有5个offer,1个waiting list,3个rejection。因此,我觉得如果能很match的话,成功的机率是会大大增加的。试验就是让我来论证这个观点的图片)
另外,我强烈建议大家申请前要联系一下你想跟的导师,因为有些老师可能会离开你要申请的学校,比如跳槽或者退休,提前写邮件询问可以早一点了解这方面的信息。
第二阶段--甜蜜的烦恼
这里我想起一位研究生牛剑双录的师姐写过的段子,大概意思是:小时候我为该去清华还是北大感到困扰,后来发现想多了,应该考虑的是去牛津还是剑桥。
如果你拿到1个以上的offer,就可能会有“甜蜜的烦恼”。假如你有明显的偏好,那直接决定就好。但如果你在几个offer中摇摆不决,可以考虑参加学校举办的open house,了解每个学校的特点,接触一下每个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看看合不合眼缘,特别是要问问那些博士生的学习体验,听听他们的反馈,比如导师是否push,是否愿意与学生合作,学校给学生提供的用于研究的funding多不多等等。另外也可以询问周围信得过的老师的意见,看看他们如何评价各个项目。因为我有选择困难症,所以我当时列了一个很长的表比较那些项目,这里列出那些指标,供大家参考。
选校表.xlsx
每个人内心看重的东西可能不一样,对这些指标所赋予的权重也会不一样,大家也可能会看重其他没有被列出的指标,这里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评估就好。- 如何考虑经济问题?
(1)北美地区的博士一般有全奖,但有些项目也会发无奖offer,需要学生在校内找一些TA(teaching assistant)、RA(research assistant)的工作赚钱。有时候全奖不一定满足大家的生活需要,比如有的地区物价比较高,或者有的人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要求,再比如一般TA只在学期内发工资,暑期没有工资,需要大家申请额外的funding、寻找合法兼职等等补充收入。在工资不是很多而地区物价较高的情况下,大家还需要spend money wisely,可谓居大不易。欧洲、澳洲地区奖学金很少,一般申CSC。有些同学有家长的资金支持,或者申请一些金融机构/NGO的助学贷款。
(2) 注意人身财产安全,谨防电信诈骗、网络诈骗。大使馆一般不会给你打电话,DHL快递待领包裹来电也可能有问题,凡是让你输入个人私密信息和密码的电话和链接都要慎之又慎,出门可以带20刀现金,遇到抢劫的就给钱,保命要紧。
6.家里人有不同意见,怎么办?
我和几个朋友遇到过类似问题。我讲一下我如何考虑这个问题。
(1)针对“女孩子不用读那么多书”:我家里的父辈观念比较传统,再加上特色区域文化,他们觉得女孩子最多读个研然后考个公务员/老师或者去银行上班就是最好的安排。我明白他们其实是努力在自己认知内的理想生活中为我规划,是出于好意,但我知道我有我要走的路。我告诉他们时代变了,女性也可以读很多书,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道路;我告诉他们我对自己人生的规划,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深思熟虑的计划,虽然有困难和风险,但我想了很多应对办法。他们也不是老顽固,虽然不赞同,但也慢慢地接受,在知道我的一些努力得到回报的时候,他们也感到欣慰。所以,有问题好好跟家人沟通,不用上升到性别对立,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很多时候家人只是不知道你的想法以及担心你而已。
(2)针对“出国花钱多”:有些人为了增加申博的成功机率,会先读一个国外的硕士项目。研究生项目一般需要自费,我们很多想出国留学的人并不是家里有矿,有些家里虽然可以拿出来钱供子女留学,但也不是一笔小的数目,我们自己内心就会犹豫,愧疚,自我谴责,有些家庭可能也无力负担。我自己的建议是:a.与家长沟通一下家里的财务状况,明确家里的经济条件,考虑到父母养老、生活支出、突发事件应急等情况的资金储备后,判断父母提供经济支持的可行性。b.如果家里没有条件的话,也不一定就放弃梦想,我有一位朋友毕业后自己工作攒钱,三年攒够了留学费用,我很佩服他。c.做好财务预算和资金管理。d.出国留学就像一个创业项目,我们寻求父母的投资,就要写好我们的“项目书”,讲清楚出国留学会怎样给你带来收益,你如何控制投资风险等等,只有自己先捋清楚了,才能说服别人。当然,很多时候父母同意给予经济支持不是因为有利可图,而是因为亲情和爱,他们希望子女可以过得好。
(3)针对“出国不安全”:a.用数据说话,给父母展示一下你要去的地方的犯罪率及其与中国的对比,以及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留学发生意外的统计等等;b.告诉父母媒体报道的偏差,比如国内新闻比较容易报道国外的负面新闻,一是因为平安无事一般没啥好报道的,二是为了突出“国外比较乱套,成天勾心斗角,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独好”的印象;c.经常与父母联系,报平安,让家人放心,给父母紧急联系电话(比如舍友的、导师的等等)。
7.有哪些申请的小技巧?
个人经验
一般申请多少学校?
因为Ph.D.申请竞争比较激烈,可能是几百个人选十几个人,甚至只要几个人,所以建议多申几所,平均数可能是10个左右,最好申请的档次拉开,跟高考报志愿差不多,保底的、比较稳的、冲一冲的。
要不要找中介?怎么跟中介打交道?
中介有不同类型:常见的是(1)半DIY型:申请的咨询和规划,文书修改,协助网申,协助办理出国手续;(2)专门服务型:比如专注于文书修改。看个人需要选择,货比三家。中介的常见问题:服务不上心,人员流动性太强,中途换咨询老师或文书老师等,沟通麻烦;文书质量差(例如语法问题,流水线生产文书等);申请结果不理想等,所以谨慎选择。需要注意:a.即使找了中介,也要掌握申请主动权,规划好申请,别等中介来找你,主动给中介派任务请他们协助你;b.自己要对文书做最后的把关,多给有申请经验的师兄师姐等人看看,寻求意见,(用语法软件)检查语法和拼写;c.签合同的时候讲好如果申请结果不理想怎么办(例如退款),保留跟咨询老师的聊天记录,必要时作为证据等。
我第一次申请找了中介,第二次就没有了,因为已经熟悉了基本流程,而且整个申请有我的advisor帮忙出谋划策,也有一些native speaker帮忙看看文书,相当幸福。
申请的时间线?大四:
(1)准备阶段:9、10月份之前。选校、找中介、考试、相关经历、准备文书、找老师写推荐信。
(2)申请阶段:9-12月套磁、网申。
(3)出结果:美国一般1月底、2月初就会有结果,可以去Gradcafe看大家有没有报offer。然后就是准备留学手续,比如办签证、体检、买机票等。
大一、大二、大三同学可以提前规划自己想申的项目,增加相关经历,比如实习、调研、辅修、比赛、暑期项目、志愿者活动、学术会议、交换等,早点准备语言等考试,保/刷GPA。
如何写Statement of Purpose?-
看看各个学校对SOP内容的要求
-
强烈推荐MIT这篇范文:https://mitcommlab.mit.edu/be/commkit/graduate-school-personal-statement/ 这篇范文让我知道了什么叫“statement of purpose”
-
需要反复修改,让有经验的导师或前辈看看。我当时参加了英语系一个workshop,大家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建议,特别是有个问题很容易被忽略,即写出来who you are,而不是通篇只围绕研究来写,让读者可以通过这篇文章知道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后来我的导师也帮我把了把关,我非常感激。
如何写CV?
-
浏览一下各个社会学系老师们的简历就知道简历里需要包含哪些内容了。内容一般包括教育经历、论文发表、学术会议、研究经历、获奖情况、skills、其他等。可能有的同学还来不及发表论文就要申请,我导师建议我能拿到一个知名期刊的R&R(revise&resubmit)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证明自己的研究能力。学术会议肯定要多参加,这个门槛稍微低一些,可以让简历更好看一些,参加学术会议也可以network一下。在工作经历上,我努力凑齐了TA和RA的两方面的经历,因为我当时把Ph.D.申请定位成一个找工作的过程,老板招人肯定是想要有经验的,这样上手工作比较快,鉴于博士生一般就是干TA或者RA的活儿,所以能找一些这样的机会比较好。有师弟问我如何找到研究机会,我建议他主动联系系里的老师,很多老师平时都很忙,有些活需要人干,大家要主动寻找机会。
-
可以看看MIT这篇对CV排版的建议,注意细节:https://mitcommlab.mit.edu/be/commkit/cvresume/
如何写推荐信
1.我觉得美国申请中的推荐信还是很重要的,美国的学术圈也有network。
2.我这次找了四位老师,一位是我的导师,对我很了解,必选,一位是我这个研究领域的大牛,地位非常权威,我上过她的课,所以她对我有一定了解,而且她非常nice,对人从不吝啬赞美之词,也很乐于帮助人;一位是这个研究领域的新秀,知名度也比较高,对我也很照顾;最后一位是我们系的研究生负责人,她虽然不是我这个领域的,但也是知名学者,她给我们上过一个学期的课,我觉得她对我的印象应该也还比较好。这四位老师都是美国社会学的学者,network的作用发挥得比较大。所以,对你的了解程度、人品、学术地位、领域相关、network都是选择谁来写推荐信的考虑因素。
3.国外一般是教授自己写推荐信,国内是自己写好了,让老师签字,然后自己上传。如果选校过多的话,老师可能还会抱怨,我国内的一个老师当时跟我抱怨说有个学生申了20个项目。所以大家如果申请项目多的话,可以多找几个老师,减轻每个老师的压力。
如何给老师发邮件?
结构:目的+个人介绍+和老师的研究有什么关系
附我当时的邮件供参考:
Dear Prof. XX,
I am XX, a graduate student in Sociology at XX university. My research interests are XX. I want to apply for XX this fall, and your program is my top choice. As we share similar research interests, may I ask whether you are interested in working with me if I get admission?
Currently, I am working on XX projects. 分别介绍…… For my doctoral study, I want to study XX. I hope to work with you because XX.
Wish you XX.
Best regards,
落款
写邮件要真诚,老师是可以看出来你有没有诚意的。
如何参加面试?
一般社会学Ph.D.项目很少有面试,但因为今年疫情特殊,很多学校缩减名额,还增加了面试环节,有一个学校让我参加了两轮面试,一轮是电话,很短,只有15分钟,一轮是Zoom meeting,一个小时。内容主要围绕着SOP、CV上的那些内容。我面试之前提前对照着知乎上的这个列表模拟了一下面试,正式面试的时候就比较对答如流了,一个小时的面试也过得很快,跟聊天差不多:
《PhD博士申请:面试问题终极清单》:https://zhuanlan.zhihu.com/p/110963230
值得一提的是,我第一次电话面试的时候还有些紧张,面试到一半不小心把电话挂了,后来重新接通,不过倒没什么大的影响。希望大家可以避免这些乌龙事件,以免给自己的心态造成不良影响。比如提前确定网络是否通畅,环境是否安静,电话信号是否良好,自己的着装是否整齐等等。
8.读博要做好哪些准备?跨专业读社会学博士需要注意什么?我目前正处于这个阶段,有一些想法和别人的建议。一是要有心理准备,读博是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其中包括很多事情,比如完成课业,发表论文,申请研究经费,助教/研助任务,等等,要平衡学习、工作和生活,需要做好规划。二是要提高工作效率,比如阅读英文文献的效率,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按时完成任务。三是及早熟悉自己领域的各种资源,比如期刊、会议、funding、重要学者和理论,充分利用。这个对于跨专业读博的人可能会比较重要。特别是了解“什么是社会学关注的问题”。四是语言环境的适应,我自己刚从国内过来的时候英文不是很好,上课有时候跟不上老师说的,特别是一些专业术语的英文表达,自我表达也不太顺畅,英语好的同学可以忽略这个问题,如果跟我一样担心英语环境的,可以提前在B站等地方找一些英文社会学课程视频,提前熟悉。
这里有一个刘思达教授讲他在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读博的感受:
http://www.dunjiaodu.com/qizhouzhi/2019-07-11/5012.html
这里还有一个关于社会学读博定量与定性之分的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768772
9.申请失败(“全拒得”)怎么办?“全拒得”这个事大家在申请前可能知道的不多,主要因为出来分享的一般都是成功的,申请失败的就比较失落,不愿意说出来。但其实我身边就有几个“全拒得”的,包括我自己第一次申请也算。今年受疫情影响,很多学校都停止招生或削减名额,导致比较top的项目收到的申请数量比往年大很多,僧多粥少,竞争非常激烈,Gradcafe上有很多报“全拒得”的人。我觉得应对这种情况有两种心态。
一是反思自己哪里做得还不够好,然后准备再战。所谓“失败时不是执着于为什么是我,而是思考这教会了我什么”。我第一次申请的时候,得了“全拒得”,心里很清楚是因为自己竞争力不够,我需要先提升自己,所以我选择先读研,再申请。当时跟我一起申请的一位港中文社会学硕士也是差不多的情况,他第二年再战,调整了申请的目标项目,拿到了明尼苏达大学的Ph.D. offer。
二是坦然接受结果,换一条路。我在这次申请前做了足够的心理建设,假如我又失败的话,那我也没什么遗憾,因为我已经做到自己的最好,并且我对某些其他道路也很感兴趣,从事那些工作也会让我感到充实和快乐。最重要的是,我已经树立了对自我价值的信心,相信自己可以独立。我的导师在我们申请前谈到今年的严峻形势时说,赶上今年这种情况也没有办法,有时候个人在宏大的历史进程中也身不由己,学社会学更应该想清楚这一点,不过她一直坚信我可以拿到很多offer,我特别感动,幸好没有辜负她的期望。Gradcafe上有些人报“全拒得”的时候,也会有人留言安慰,说申请失败并不代表否认一个人的价值。希望大家能提前了解这些风险,想好应对之策,胜不骄,败不馁。
写这期推送除了回报社会,也是为了记录我此时的一些想法,也许一段时间以后我的想法会随着境遇而变化,那时候我的人生可能会被诠释为另一个版本的故事,但有些重要的东西,不应该被忘记,特别是在学术圈面临功利化、内卷化等种种挑战的背景下,不忘初心很重要。无论阅读这篇推送的同学最后是否选择学术之路,我都祝愿大家找到自己喜欢的人生道路,平安顺遂,前途光明。
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得用于商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