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院双非到NYU的申请经验
-
背景
五院(非211非985)应届小本,GPA 3.9左右,托福110左右,无工作经验,有外所、仲裁所实习经验。
申请结果
美国LLM:NYU,康奈尔,UCLA,Georgetown(带大奖)等,还获得了宾大,杜克,西北等学校的waitlist
英国:LSE
图片
优势与劣势
我的GPA与语言成绩是不错的,硬实力相对较好, 不过,我的实习经历并不算太突出,数量也不多,没有红圈或者顶尖外所的经历,竞赛、科研则是通通没有。相比于学校里一些大一大二就开始实习,还动不动都是红圈的学生,我觉得自己的软实力是比较薄弱的。
申请经历
我觉得我能申请到NYU,我的策划文书老师帆姐给我的规划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我是在23年年初找的律政,当时我只有两段实习经历,时间也相对比较紧张,我很为我自己没有红圈所实习而担心。不过帆姐认为这并非什么大问题,她说实习经历贴合文书思路才是最为重要的,事实也证明如此。
由于我在学校比较喜欢国际诉讼与仲裁方面的课程,此前实习的外所也有此方面的业务,因此帆姐将我的文书思路初步定在了这一方向。帆姐从我的文书思路入手,建议我按照此方向丰富一下实习经历。此后,我按照她的规划,抽空前往仲裁所实习,后又前往此前工作过的外所再度实习(虽然实习几周后就要开始申请学校了,但是帆姐还是让我去,因为离申请较近的实习比较有用,推荐信内容上也会丰富),让自己在此方面的经历丰富了很多。我认为这两段经历对我能申请到NYU有非常大的帮助。
我对于文书是比较吹毛求疵的,无论对于PS,简历还是推荐信我都想加入尽可能多的内容,特别是一些实习中的具体工作。帆姐的文书也是一边尽量涵盖尽可能多的内容,一边保持结构清晰、重点分明。第一版文书已经让我相当满意了,不过在我的强迫症下,帆姐应我要求修改了好几个版本,都是一些非常小的细节,最后实在没有什么能改了。有些时候,到了晚上我才和她说自己的意见,还是挺不好意思的,她也是当晚就帮我改好了。
我是在24年3月初拿到NYU的直接录取的(律政按:NYU的小本们大多数都通过waitlist转正进入学校,能直接录取还是挺难得的,也侧面说明了申请者的优秀)。NYU的邮件非常调皮,只告诉我结果出来了,让我再点进另一个网页查看结果,我很清楚地记得网页加载一刻钟后看到居然是录取信的那种激动心情。NYU是我申请的最好的学校了,哥大我自觉无望就没有申请(律政按:哥大对申请者的工作经验是有一定的要求的,这些年来律政非工作党被哥大录取的学员凤毛麟角,如果有,也基本都是研究生),没想到NYU真的录取了。
图片
推荐信
我的两封学术推荐信是找了学校两位和我文书方向一致的教授,两位教授都比较了解我的情况,所以推荐信的内容还是非常丰富的。第三封是我实习的外所的一位合伙人。
一个小插曲是,当时我找律所合伙人写推荐信的时间比较晚,两位合伙人都拒绝了我,导致帆姐准备了好几个版本的推荐信(每个合伙人和我的交集都不大一样),好在一位合伙人同意了我的请求。因此,我的建议是推荐信可以尽早联系推荐人,预留足够的时间给老师。
是否需要找中介
我个人觉得中介还是必要的。23年暑假期间,我需要准备法考,还要补一段实习,时间已经非常紧了,回过头看,当时不找中介自己根本忙不过来。因为除了文书,程序上的工作还是要占用一些时间的,很繁琐,特别是对于不仅申美国,还申请英港新的同学来说,因为申请系统不一样,会耗费很多精力。
为什么选择律政
选择律政还是我走访对比的结果。当时的感觉就是这一家比较实诚,内部很透明 (律政按:我们给学生的定位是基于我们往年的录取数据的,所以是相对较准的,不会过分画饼也不会故意打击学生,而且我们都是全职老师哦,不会出现找不到人的情况),老板对于我问的问题都相当坦诚,没什么藏着掖着的。我觉得我是选对了。申请过程中,除了文书的修修改改,其他我都基本没有操心,有问题的时候帆姐和贾老师(流程老师)的消息回复也都相当的快,有问必答。对于出现的一些情况,他们往年的经验很足,在申请中帮我做出了很多正确的选择(律政按:申请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丰富的经验可以让我们少走不少弯路,这也是建议同学们选择一些经验更丰富的机构的原因)。
图片
一些建议
首先,美国学校注重工作经验是一个长期以来的现象。不过,从我的申请经历看,GPA与语言成绩这两大硬实力是更为重要的。即使软实力并不太充足,较好的硬实力再加上合适的文书也能帮助争取到t10甚至t6的offer。因此,如果是应届生,特别是如果还在大一大二准备出国读研的话,一定要将自己的GPA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分数。
其次,对于软实力而言,红圈所或者顶级外所并不是必须的,实习经历更重要的是贴合文书思路。贴合文书思路的实习经历可以达到红圈乃至更好的加分效果。
再次,及早地开始规划是更好的,因为可以根据文书思路有目标地扩充自己的经历,而不是毫无目的地去找实习或者竞赛,这样对于申请的帮助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