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信息系统硕士(Master of BIS)就读体验
-
大家好,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分享在ANU读商务信息系统硕士(Master of Business Information Systems, 简称MBIS)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学术体验之余,我也想分享一下在堪培拉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悉尼,墨尔本和堪培拉,这备受中国留学生瞩目的三个城市都有着各自的魅力,不尽相同,在决定究竟去哪个学校的时候,这点可能也会影响我们的判断。
▽
为什么我决定转学
ANU并不是我的留学初体验,当时我已经顺利完成了悉尼大学研究生的第一学期课程,也非常适应在澳洲的生活。
其实当我在申请研究生的时候,澳国立是我最想去的地方。但是当时好像没能申请上,就和朋友一起去了悉尼大学,就读商业硕士(Master of Commerce)。这个研究生项目有丰富的小方向可以选择,当时的我是选择了Finance和BIS。
在悉尼大学的那段时期,通过对课程安排的详细了解以及自己上课的实际体验,我发觉在我的本科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时关于Finance的学习其实已经是比较充足的了,而悉尼大学Master of Commerce的Finance方向其实是更加笼统,致力于满足各个行业的需求的,所以对我而言会显得稍微有些宽泛,并不是十分适合我。然而有趣的是,我对BIS的课程开始产生了兴趣。这个专业需要很多学科的知识,包括但不仅限于finance,accounting,management和computer science,而且要灵活运用,实用性和适用性都很强。当时的我想要在这个方向上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Finance的课程反而分散了我的精力。我优先考虑了留在悉大,修改自己的研究生方向,放弃Finance专攻BIS,但是悉尼大学的BIS在课程安排上比较偏向管理,而我想接触更多CS的内容。考虑再三,我放弃了悉大的研究生,在第一学期结束后就转学了。
关于ANU的BIS
澳国立的BIS专业,属于管理学院,但是就课程安排上只有第一学期侧重管理课程。我非常喜欢他们的课程安排:
第一学期是一些理论课程,相对比较轻松,像所有的商学院研究生项目一样给跨专业的人留出适应的时间。
第二学期的推荐课程可以概括成“一半business,一半information systems”,难度上有了明显的提升,意在让我们熟悉这两门看起来理论知识相差甚远的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在这一阶段开始接触SQL和一些工具软件。
第三学期都是这门课程的核心学科,难度和压力都很大。所以我决定这个假期就提前预习一下比较稳妥。
以上是12门必修,剩下的一学期4门选修的范围特别广泛。简单来讲,可以选择在某个方向专研,也可以选择多体验下别的方向,当然如果压力过大,可以选一些相对简单的课程来调节。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课程的顺序不是固定的,必修和选修可以一起学,制度每年都可能有调整,希望大家不要忘记去官网确认,这样在开学前就可以自己做好规划了。还有就是,第二学期的课程对于一些CS专业的同学们来说可能过于基础,可以提前了解一下课程内容决定要不要申请免课。ANU的免课政策是在开学前的两星期,有需要的大家不要错过这个时间。对于一些偏business的课程,我的建议是——不建议免课。
这里必须要夸一下ANU的课程分值设置了。在我接触过的课程里,大多数是分为了“40%+60%”的模式。其中的40%是平时成绩,大概分为周测,周作业,online quiz, presentation, video, group coursework, individual coursework等等。一些课程特殊规定,如果这40%不及格的话,这门课是不能顺利结业的。另外一些不走“40%+60%”模式的课程其实也是差不多的,并不以期末考试为唯一的审核条件。举个栗子,我有一门课,每周上课前要自学老师放出来的视频,完成online quiz,去机房上课,然后一学期要完成两个coursework并且有一个占比20%的期中考试。
这一部分我有点啰嗦,因为真的是很喜欢这样的分值安排。首先,如果期末考试占比过大的话,会给人带来非常多的压力;其次,像这样的小任务可以带来一定的紧张感,督促我们去学习。即使想要平时放纵也是做不到的哈哈哈,十分适合我这种自制力欠佳的人群。而且,不吹不黑,这一年我的自制力真的好的很多,这学期有一个5000字的coursework我大概提前10天就写完了初稿,留了充足的修改时间,一点都不紧张。
这里我放一张2018年二月份入学时官网上的BIS推荐课程安排。ANU每年都在研究自己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甚至每门课程每学期的内容都会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一定要提前自己确认一下呢。
在ANU的学习体验
还记得第一次坐公交车从家出发去ANU,在300路公交车上和新结识的中国留学生聊天。她指着一片树林对我说:“那里就是你以后上课的地方了。”我看了一眼,啥也没看见,心想这学校也太朴素了吧,啥都没有,心里挺失望的。毕竟也是以前天天从悉大的哈利波特楼走过的人,要求不能太低。但是想想堪培拉市中心那朴素的小模样,我对学校也不抱希望了。
但是俗话说得好——真香!ANU并不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地方,他只是太大了。大到隐藏在了各种绿植里。走进校园,真的就好像屏蔽了外界的声音一样,是个静谧又沉稳的地方,学术氛围非常的浓郁。我最喜欢的地方,是走过pop-up village到图书馆后的那条路:平坦的草地,蜿蜒的小径,妩媚的垂柳,低矮的灌木,三三两两的学生结伴成行。尤其是春天,你站在台阶上向下看——满目春色,真是有种生命野蛮生长的感觉。
我最喜欢ANU的书卷气。你可以坐在教学楼里,坐在草地上,坐在图书馆,不论在哪里学习都很惬意。不会有人喋喋不休(真的有只要提醒他一下就好了),大家都很谦和。比较起悉尼和墨尔本,堪培拉这里的华人相对而言少一点,选对专业的话一个班的中国留学生是很少的,很有利于我们融入环境,认识更多的朋友,不用太担心那种整个班都是中国人,大家张嘴都不知道该不该说中文的尴尬局面。一些老师在group coursework时会很注意多元化这个问题,不要担心你会因为害羞错失认识新朋友的机会!一旦了解,你会发现世界上的不同地区实在是大不相同,我们目之所及还远远不够。这种感觉,我觉得是堪培拉和ANU的魔力。这里的各位情不自禁变得真诚相待,被这里的气氛感染了呢。
你不知道的堪培拉
2018年一月五号那天,我带着近100斤的行李,告别了朋友们和悉尼,在堪培拉降落,迎接我的是空无一人。
再次回到堪培拉是同年的大年初一,开学的时间已经被我拖到了最后一刻,即使多年来离家数次,我也从未如此不舍过。“等待我的究竟是什么?”那时的我内心充满了慌张。转学前也从学长学姐那里听过一些评论,比如“几个大男生的饭后唯一娱乐就是散步”“要啥啥没有”… 和悉尼的便利简直是天上地下,我充满了失落感,甚至想过这个决定是不是错误的。
还好,不是。
越在这里长住,我越是沉迷其中。辽阔的天空和清朗的星空,让我每天都不由自主再爱上他一遍。秋天的金黄世界,脚下吱吱作响的落叶,带着暖意的秋风和被吹起一角的路人的风衣是堪培拉最美的季节。落日时分是堪培拉一天里最美的时刻。
如果你是摄影爱好者
那一定每天都能捕捉到好的作品
这里的生活惬意,不急不躁,local很友好很耐心,微笑很多。每天上公交车时,司机会给你一个热情的招呼,提着很重的东西时,会有路人问你是不是需要帮助。
总的来说,悉尼热闹而繁华,人群熙攘,商业繁荣,最不缺的就是各种美食;墨尔本则是一个拥有更多人文气息的大城市,有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但又不过分陈旧。然而堪培拉是更不同的,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他,可能就只是空旷了。他具有独特的魅力,有时显得冷清,也许并不适合每一个人。当你融入其中,几个好友时常相聚,只是开车去哪里走走都显得岁月格外静好。短短一年,我在这里留下了非常多珍贵美丽的回忆,希望有机会也能与各位在这里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