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授不喜欢的行为
-
不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国外的课程一般由lecture和seminar/tutorial,或者lab/workshop组成。Lecture主要是听老师讲,但后面几种课程形式就非常强调学生的高度参与。
但是,有些留学生不太在意除了letcure以外的课时,觉得自己只要出席了就行,布置的reading也从来不看,到了小组讨论时就全靠队友带,被老师问起,也只是用沉默回应。
我自己亲身经历过这样一个时刻,seminar上有个组全员都没有看reading,等到他们发言时,老师站在他们面前耐心地问了好几句,硬是没有一个人回答,也没有人解释为什么他们都不出声,搞得老师的脸色非常难看,气氛也很尴尬。
所以,要想给老师留下好印象,一定要积极参与讨论。毕竟我们换位思考一下,我们在台上时,也一定很希望台下能多给些反馈。
无故旷课
虽然对于旷课的态度取决于不同老师,但是大部分老师其实都还是很介意学生无故不出席的。对于人多的lecture来说可能还好,有时候几十上百人的大课,缺席几个也不是很明显。
但是,如果是seminar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老师就会比较在意出席率了,毕竟如果大家都不出席,根本没人讨论了。如果你确实有事不能去上课,最好给老师发邮件请假说明情况。
有些严格的老师甚至会要求你email the reason with apology,就是你不仅要解释不去上课的原因,还要表达你的歉意 (亲身经历,就是会有这样要求的老师)。
所以,能看出虽然大学的老师们看起来对缺勤相对宽容,但也只是因为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他们不希望用这样的管束来与学生相处,而其实他们心里都还是会不高兴学生缺勤的。
不遵守学术诚信
国外的学校对学术诚信方面有非常高度的重视,被抓到作弊/抄袭/代写的话,轻则记过重修,重则开除遣返,所以一定不要对这方面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论文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积极和老师沟通,实在写不出来的时候也可以和老师说明情况,看是否能申请延期递交,但无论如何都不能通过学术不当的形式“走捷径”喔!
送太贵重的礼物
如果想向自己喜欢的老师表达感谢,可以在感恩节、圣诞节、生日、毕业等特殊场合送卡片或小礼物。注意,是小礼物,不要超过20镑,最好是能够大家一起分享的吃的。太贵重的礼物都是在把老师往事业的边缘推。
写邮件不注意礼仪
由于文化和语言差异,有些同学虽然心中对老师满怀敬意,但用英文表述出来时却有可能造成语义上的误会。特别是当我们有求于老师时,并不是用了please就是请求的意思了。
比如,你想约老师今天下午5点线上meeting,如果直接和老师说Please meet me at 5pm,那可是直接命令式的通知,而非请求,和中文语境里的意思相差甚远。
正确说法应该是Shall we meet at 5pm? 以问句来表达请求。所以,大家在发邮件前最好多查查与国外老师沟通的邮件模板,避免这种语义乌龙带来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