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yal Central School of Speech and Drama皇家中央演讲与戏剧学院
-
1906年,埃尔西·福格蒂(Elsie Fogerty)创建了皇家中央演讲和戏剧学院(当时被称为演讲和戏剧艺术中央学院),旨在为年轻演员和其他学生提供一种新的演讲和戏剧培训形式。2005年正式成为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的组成学院,同时也是英国戏剧学院联盟(Federation of Drama Schools)和英国音乐学院(Conservatoires UK)的成员。
院校历史
1906年,埃尔西·福格蒂(Elsie Fogerty)在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Royal Albert Hall)创办了演讲训练和戏剧艺术中央学院。福格蒂是演讲培训方面的专家,同时也坚信教育的社会重要性。早在英国第一个大学戏剧系成立之前,福格蒂就主张大学应该学习戏剧,戏剧培训应该被授予学位。
她学校的学生很快因为他们在朗诵比赛中的表演、在剧院的亮相以及为伦敦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做的工作而出名。
1937年,福格蒂被提供了隶属于国家剧院建筑的场地办学和表演,但这个方案就像许多其它国家计划的方案一样,失败了。1957年,学校从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搬出,并获得了位于瑞士舍(Swiss Cottage)的大使馆剧院(Embassy Theatre)及其相关建筑的租约。
从1930年代开始,大使馆剧院就以其实验性和政治性的左翼戏剧而闻名,而到了1957年,它的名声已有些褪色。当中央学院到来之时,这既挽救了一座旧剧院,也把它融入进了新的学院建筑。
到了1961年,学院已成立了三个不同的部门。舞台系开设了为期3年的演员课程,还有为期2年的舞台经理课程。教师培训部门正在为他们的学生们准备自己的文凭,然后是一个被认可的教师文凭,以及伦敦大学的戏剧艺术文凭。正是由于福格蒂的运动,戏剧和戏剧教学被承认为值得适当学术研究的科目。同时,学院的语言治疗部门和其训练演员的工作一样出名。
1972年,学院得到了伦敦教育当局的资助,1986年开始提供由由国家学术奖项委员会(Council of National Academic Awards)认证的学位课程,1992年开始,学位获得了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的认证。
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院进行了一系列的设施新建改造工作。一个新的工作坊在1991年开放;1993年夏天,大使馆剧院扩建了一处包含工作室剧院、设计工作室和衣橱的新设施。1997年学院新落成了一幢5层高的新大楼,提供新图书馆、学习资源中心及电脑设施、学生公共休息室、学生酒吧及教职员办公室。2002年,一座翻新的大使馆剧院对外开放,2005年,西大楼落成,几层楼都是最先进的表演空间和排练室。
2005年,枢密院授予学院颁发自己教学学位的权利。同年,韦伯·道格拉斯戏剧艺术学院(Webber Douglas Academy of Dramatic Art)的学生转入中央学院,带来了他们百年来对舞台和银幕的历史和资源。同年,学院成为唯一一所获颁“卓越教学中心”奖(Centre for Excellence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的专业戏剧院校,并成为英国高等教育资助委员会(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指定的卓越戏剧培训中心。作为一个卓越中心,它的目的是为职业表演艺术培训和学习提供国家级的资源,一个戏剧研究的聚集点,以及一个国际合作的场所。
2005年9月起,学院正式成为伦敦大学的一所组成学院,这实现了福格蒂最初的雄心。福格蒂曾说过,当戏剧艺术学院的校长在争取皇室头衔之时,她一直忙于照顾贫民窟的孩子们而无暇顾及此事。但一个世纪后,她所建立的学院的成就得到了认可,2012年11月,英国女王授予了中央学院皇家头衔。
部分硕士专业
Acting - Classical, MA表演-古典 文学硕士
Acting - Contemporary, MA 表演-当代 文学硕士
Acting for Screen, MA 影视表演 文学硕士
Actor Training and Coaching, MA/MFA 演员培训与教练 文学硕士/艺术硕士
Creative Producing, MA/MFA 创意制作 文学硕士/艺术硕士
Drama and Movement Therapy, MA 戏剧与运动治疗 文学硕士
Scenography, MA/MFA 舞台美术 文学硕士/艺术硕士
知名校友
朱迪·丹奇 Dame Judi Dench
主要作品:《007》系列饰演M夫人
马丁·弗瑞曼 Martin Freeman
主要作品:《神探夏洛克》系列、《霍比特人》系列
安德鲁·加菲尔德 Andrew Garfield
主要作品:《超凡蜘蛛侠》系列、《倒数时刻》、《血战钢锯岭》